很多人體質寒,卻不能吃麻油雞,據稱吃了會上火。


  會上火有很多原因,先排除中醫所謂的虛陽上浮,那麼吃油麻雞會上火,主要來自蒸飪的方法不對。


 


第一、麻油的品質不對。麻油要找冷壓的,而且胡麻要低溫烘焙。有的工廠會為了趕時間,用高溫烘焙黑芝麻,甚至用大火去炒,其實這樣是會變質的。用高溫或大火的另一個原因是,這樣做出來的麻油比較香,但是卻也變得很不健康。


第二、不要用麻油爆薑。因為麻油的發煙點低,用來爆薑,容易劣變。


 


  其實,煮麻油雞很簡單的,先川燙雞肉備用。然後把水、酒、薑、香菇、麻油、雞肉、調味料等等,一起入鍋煮一煮即可,一樣香氣逼人。還有不放酒,味道就差很多,一定要放酒。放米酒,不如放米酒頭,因為台酒或其它的米酒,幾乎都是用食用酒精去調製的。


  我吃素,所以您看到的這一鍋油麻湯,沒有雞肉。所以我放了一些紅蘿蔔、香菇、雪白菇等等。照片這一鍋,剛開始煮而已,還沒煮開呢!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如實之脈,指稱乍看之下是實脈,其實不是。如虛之脈,同此理。


  《脈訣匯辨》卷一脈有亢制論,如是說:「


  經曰亢則害,承乃制。”言太過之害也。此關於盛衰疑似之間,診者其可忽乎!夫亢者,過於上而不能下之謂也。承者,受也,亢極則反受制也。如火本克金,克之太過,則為亢,而金之子為水,可以制火,乘其火虛來複母讎,而火反受其制矣。比之吳王夫差,起傾國之兵以與晉爭,自謂無敵,越王勾踐,乘其空虛,已入國中矣。在脈則當何如?


  曰,陽盛者脈必洪大,至陽盛之極,而脈反伏匿,陽極似陰也。此乾之上九,亢龍有悔也。其證設在傷寒,或因失於汗下,使陽氣亢極,郁伏於內,狀似陰證,唇焦舌燥,能飲水漿,大便閉硬,小便赤澀,然其脈雖沉,按之著骨必滑數有力,審其失氣,穢臭殊常,或時躁熱,不欲衣被,或揚手擲足,譫語不休,此陽證何疑。故經曰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於指下者,非寒也,此為陽盛拒陰也。”陰盛者脈必細微,至陰盛之極,而脈反躁疾,陰極似陽也。此坤之上六,龍戰於野也。在傷寒則誤服涼藥,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虛受寒,遂變陰證,逼其浮游之火發見於外,狀似陽證,面赤煩躁,大便自利,小便淡黃,嘔逆氣促,鄭聲咽痛,然其脈按之必沉細遲微,審其渴欲飲水,複不能飲,此陰證何疑。故經曰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非熱也,此謂陰盛拒陽也。”乃知凡過極者反兼勝己之化,在於學人之細心揣測,則諸證無不洞其真偽矣。」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延罡(李中梓的侄子)《脈訣匯辨》卷一提綱論,如是說:「


  夫浮為表矣而凡陰虛者,脈必浮而無力,因真陰脫於下,而孤陽浮於上,是浮不可以概言表,而可升散乎?


  沉為裏矣,而凡表邪初感之盛者,陰寒束于皮毛,陽氣不能外達,則脈必先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裏,而可攻下乎?


  遲為寒矣,而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而可溫中乎?


  數為熱矣,而凡虛損之候,陰陽俱虧,氣血敗亂者,脈必急數,愈數者愈虛,愈虛者愈數,是數不可以概言熱,而可寒涼乎?


  微細類虛矣,而痛極壅閉者,脈多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而可驟補乎?


  洪弦類實矣,而真陰大虧者,必關格倍常,是弦不可以概言實,而可消之乎?


  乃知診法於綱領之中,而復有大綱領者存焉。設不能以四診相參,而欲孟浪任意,未有不覆人於反掌間者。」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Q土司的秘訣


  之前做的麵包,我還甚滿意,雖然已經不錯吃了。


  這次,我再回去翻書,看有沒有更好的秘訣。


  這次的配方如下:


 


  麵粉         400g


  水             280g


  鹽                 8g


  綿冰糖    24g


  奶粉           40g


  乾酵母         4g


 


  通通倒入攪拌機,先用慢速打3分鐘,再用中速打15分鐘(更正:5分鐘,2009/1102),要打到可以起筋膜。


  在未來的一個小時(甚至八十分鐘)內,每隔廿分鐘就用中速再攪拌一下。


  一小時後,取出放氣,加入葡蔔乾,整形,再發一小時。


  烤箱預熱180度,再放進麵糰,烤三十分鐘,大功告成。


  這樣的麵包,質地更細緻。今晚做的,隔天,再隔天,仍然可以保持Q度,不會變乾變硬。


  下次我將用初鹿鮮奶代替奶粉,看能不能做出「四方屋」那種口感。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司天運氣論》曰:


  邪說之外,有欺人之學,有耳食之學。


  何謂欺人之學?好為高談奇論,以駭人聽聞,或剿襲前人之語,以示淵博,彼亦自知其為全然不解,但量他人亦莫之能深考也,此為欺人之學。


  何謂耳食之學?或竊聽他人之說,或偶閱先古之書,略記數語,自信為已得其秘,大言不慚,以此動眾,所謂道聽途說是也。如近人所談司天運氣之類是也。彼所謂司天運氣者,以為何氣司天,則是年民當何病。假如厥陰司天,風氣主之,則是年之病,皆當作風治。此等議論,所謂耳食也。蓋司天運氣之說,黃帝不過言天人相應之理如此,其應驗先候於脈。凡遇少陰司天,則兩手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寸不應。大陰司天,則左寸不應。若在泉,則尺脈不應,亦如之。若脈不當不其位則病,相反者死,此診脈之一法也。至於病,則必觀是年歲氣勝與不勝。如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心痛脅滿等症。倘是年風淫雖勝,而民另生他病,則不得亦指為風淫之病也。若是年風淫不勝,則又不當從風治矣。經又云︰相火之下,水氣乘之。水位之下,火氣乘之。五氣之勝皆然。此乃亢則害,承乃製之理。即使果勝,亦有相克者乘之,更與司天之氣相反矣。又云︰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有勝則復,無勝則否。則歲半以前屬司天,歲半以後又屬在泉,其中又有勝不勝之殊,其病更無定矣。又云︰厥陰司天,左少陰,右太陽,謂之左間、右間。六氣皆有左右間,每間主六十日,是一歲之中,復有六氣循環作主矣。其外又有南政、北政之反其位,天符歲會三合之不齊,太過不及之異氣,欲辨明分晰,終年不能盡其蘊。當時聖人不過言天地之氣,運行旋轉如此耳。至於人之得病,則豈能一一與之盡合?一歲之中,不許有一人生他病乎?故《內經》治歲氣勝復,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總之,見病治病,如風淫於內,則治以辛涼,六氣皆有簡便易守之法。又云︰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無問其數,以平為期。何等劃一。凡運氣之道,言其深者,聖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實用,則平正通達,人人易曉。但不若今之醫者所云,何氣司天,則生何病,正與《內經》圓機活法相背耳。


 


建木按:


  說真的,我資質鈍魯,司天運氣之說,一點也無法體會,何況是應用在醫學之中。


  徐靈胎看來是懂得此論而加以批評。


  總之,別執著於今年是什麼年,會生什麼病。有人見到新流感,就會運用司天運氣之論,大談今年屬濕啦、屬燥啦,要用什麼藥治啦,其實這都是違反中醫辨證論治、內經圓機活法的原則。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頭市場有賣麵疙瘩,曾經買來吃。有點硬,不太好吃。


  其實自製麵疙瘩很簡單,自從有了攪拌機後,那就更得心應手了。


  


  麵粉 300g


  水        300 x 0.65 =   195g


  鹽             6g


  味淋 少許


 


  用攪拌機打,慢速打3分鐘,再用中速打15分鐘。


  接著煮開水,下湯料(如高麗菜、紅蘿蔔、金針菇、豆瓣醬等等),等湯料熟了,繼續開火,重覆用湯匙沾水,挖一點麵糰進入鍋裡,最後就會變成我煮好的那個樣子。


  很簡單又很好吃,自己動手做做看吧。










 


這一台就是Kenwood KM-416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若見多汗、口渴引飲、脈浮洪大之症,極似陽證,實是陰證,若誤用寒藥,病情必然加重。


  這是一個過敏兒的部份症狀。然而舌無神;脈雖浮洪大,重按全無,尺脈無根。此虛陽外越之象,不可誤認為熱證。


  腹證:心下有水氣。


  與真武湯加味治之,二天喘即大癒,一周後諸證改善。繼續調養中。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預防流感 不當進補適得其反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0/22 12:26"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22日電)時序進入秋冬,許多民眾為了防止流感上身,打算以中藥進補方式強化抵抗力。但中醫師指出,不當進補可能刺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民間常說的「束著了」現象,不可不慎。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賴郁凱今天表示,根據目前國內H1N1疫情統計,住院病例以12歲以下兒童最多,排名第二的族群不是老年人,反而是25歲至49歲的青壯年。可能是因為青壯年的免疫系統功能較好,面對陌生病毒株容易引發激烈的免疫反應,發燒及發炎反應的規模較大。


  賴郁凱表示,冬令進補使用的中藥材如人參、當歸、四物湯、八珍湯或是十全大補湯,都會刺激人類的免疫系統。如果在輕微感冒時不當進補,可能引起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


  他說,中醫稱此種併發症為「外感化燥」,一般民間稱為「束著了」。就像感冒未痊癒的患者誤食麻油烹調的食物,很快造成聲音沙啞、胸悶熱、呼吸不順暢、痰黏黃難咳出等症狀,反而使病程拖延更久。


  賴郁凱表示,在傳統中醫典籍中,有些中藥材可用來對抗流感病毒,其中有些較溫和的拿來製成茶飲,最簡單的就是「金魚茶」;以金銀花3錢、魚腥草2錢、桔梗3錢、生甘草2錢,加入 2000C C的水煮成茶飲,水沸後持續以小火加熱15分鐘,即可當茶飲用。


  他說,除了接受預防注射之外,均衡的飲食、規律的作息、多喝水、充分運動,都比冬令進補更能預防感冒。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2/5/1tgpj.html


 


建木按:


  每個人體質不同,預防之道亦須隨其陰陽而調之,豈有一方走遍天下之理。


  每次看到同道,教人用某茶飲對抗流感或新流感,心中感慨萬千。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開打新流感疫苗 6成醫護卻步


* 2009-10-22    * 中國時報    * 【江靜玲/倫敦廿一日電】


     英國衛生當局廿一宣布正式展開全國性H1N1新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以期阻止新流感疫情進一步擴散。


     英國是歐洲新流感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迄至目前已有五十萬人感染,死亡人數逾百人。


     根據這項計畫,第一階段將有一千四百萬人必須接受注射,包括住院中的嚴重病患及醫護人員。


     下周開始,英國的公共醫生(GP)將請健康有問題、免疫系統不健全的人,以及孕婦前往診所接種疫苗。


     近幾周,新流感感染人數再次飆升。


     英國衛生部醫務主任唐納森(Liam Donaldson)要求英國國民健保服務(NHS)員工,及其他社會健保人員,積極參與疫苗接種。醫護人員接受疫苗注射,除了不會把病毒從病人身上帶回家中,傳染家人外,並可讓自己免受變種病毒侵襲。


     根據過去經驗,英國健保醫護人員對疫苗接種態度消極。以英格蘭地區為例,每年接受季節性感冒疫苗接種的人數,總是不到兩成。稍早一項調查則顯示,高達六○%的醫護人員因關切新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傾向拒絕接種。


     唐納森坦承,新流感疫苗的製造生產過程,確實比一般疫苗程序快,但他否認是在倉促下趕製出來的,強調疫苗絕對安全。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9102200157,00.html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陸淵雷《傷寒論今釋》中對於小青龍湯之心下有水氣,有如是之註解。


  其曰:「仲景書凡言心下者皆指胃,獨此條之水氣,不在胃而在呼吸器,以其主證為咳喘故也。胃中蓄水固有致咳喘者,然屬苓桂朮甘湯、真武湯所治,不屬小青龍。小青龍之水氣,即上述諸病之炎性滲出物,以其浸潤而非停瀦,故不曰飲而曰氣。若胸膜炎之胸膜囊中積水者,即屬飲,其胸脇滿痛者,屬柴胡劑,皆非小青龍所治。」


  關於陸老前輩的解釋,在下有不同的看法。


  此條心下有水氣,仍然指的是胃部。不論是小青龍湯、苓桂朮甘湯、真武湯,都可以有「心下有水氣」的腹證。



  具「心下有水氣」諸方,其鑒別處,請參閱拙著《心下有水氣何其多》一文。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