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疫苗引發嚴重過敏 藥廠回收17萬劑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1/23 23:08"


  (中央社台北23日電)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GSK)已要求加拿大政府停用一批H1N1新型流感疫苗,該批疫苗可能與較高比率嚴重過敏反應有關。批號為A 80C A 007A的該批疫苗,於10月底出貨,受此回收行動影響的疫苗數量約有17萬劑。


  據網站LawyersandSettlements.com報導,GSK在書面聲明中表示:「相較於其他批,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收到有關此批疫苗較預期更高的過敏性反應報告案例,因而GSK採取此防範性措施。」


  據曼尼托巴省(Manitoba)衛生官員指出,約每2萬名接種者中就有一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較標準值約10萬分之一高。


  加國媒體1119報導,前述嚴重過敏反應僅短暫出現,且未造成永久性傷害。「加拿大電視公司」(CTV1120日報導稱,加國目前已完成施打的660萬劑疫苗,共出現36例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其中大部分是在接種後不久就出現過敏反應。


  不過,據報導有一名加拿大人因接種H1N1疫苗後的過敏性反應死亡。但醫療官員尚未斷定死因與疫苗有關。(譯者:中央社何宏儒)981123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近日的醫案,我因錯估情勢而誤汗,幸好未一誤再誤,經隨證治之而癒。


  某女,近四十歲,因感冒求診。有痰,咽癢而咳。平時怕冷,且手足冷,現手足則溫,大便成形,小便稍頻數。舌淡苔白潤嫩。平時無汗,但有晚上泡腳的習慣,泡腳時會流汗。脈浮緊,腹證:心下有水氣。


  以其惡寒、脈浮緊、無汗、心下有水氣,給與小青龍湯加味。不料,隔日緊急回診,自訴一劑即心悸心慌、失眠、口苦、口乾欲飲、喘咳加重,畏寒仍然,今晨腹瀉。脈浮大有力,轉與桂枝二越婢一湯加苓朮,二劑,感冒咳嗽痊癒。


  由此得到一個經驗,像這種平時泡腳且會汗出的病人,當以曾經發汗來看待,即使脈浮緊,使用麻黃劑時仍要格外的注意。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照就賣」 小兒、耳鼻喉幫你溶脂


TVBS 更新日期:"2009/11/23 18:55" 楊茜雯


  想和模特兒一樣穿削肩禮服,露出纖細手臂,一位愛美熟女,利用最新的雷射溶脂手術,消除蝴蝶袖,沒想到雷射溶脂操作不慎,竟然燒斷手臂神經,造成這位女性手臂無法高舉,連移動都有困難。這個驚人的整形意外,最 後 醫師私下用300萬和解,不過整形界卻早有耳聞,雷射溶脂風險很高,甚至還有人臉部消脂最後眼歪嘴斜。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意外?追蹤後發現,雷射溶脂儀器只要有醫師執照就可以買,包括婦產科、耳鼻喉科都可以幫你溶脂。


  醫師:「你要捏捏看,脂肪厚度在哪裡,對不對,像這樣畫線。」


  身材標準的女生,也被畫出這麼一大片蝴蝶袖,夢想擁有纖細手臂,一位愛美熟女,利用最新的雷射溶脂消除掰掰手,沒想到最後手竟然連抬都抬不起來,引起同行譁然。


  整形醫師陳大正:「當如果說位置不對,能量控制不對,如果說太深,就會傷到神經,(手臂)大概喪失掉70%80%功能,都有可能。」


  雷射溶脂光纖探針,是利用光震波效應震碎脂肪,沒想到誤觸神經,瞬間被高溫燒斷,讓手臂永遠無法高舉,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意外?雷射儀器廠商王經理:「沒有限定使用科別,只要具有醫師執照,都可以使用。」


  雷射溶脂機只要有醫師執照就能購買,一台300萬,一次療程35萬,2個月就能回本,吸引皮膚科、婦產科,甚至耳鼻喉科也來分食大餅。耳鼻喉科醫師邱正宏:「顏面的整形不但是整形外科,耳鼻喉科也做了很多,雷射溶脂跟抽脂,絕對不是整形外科的專利。」


  這位耳鼻喉科醫師,2年前門診引進雷射溶脂儀器,到義大利受訓1星期,秀出結業證照, 強調 醫師科別不是問題,技術不好才會出包。


  除了蝴蝶袖燒斷神經,也有民眾臉部消脂,眼歪嘴斜,衛生署卻認為這些都是個案,不要求醫師操作前得接受專業訓練,導致素質良莠不齊,民眾追求美麗,只能自求多福。


 


建木按:


  未來由小兒科、耳鼻喉科的醫師幫人做雷射美容的情況,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外科醫師和婦產科醫師將越來越少,而整形外科和皮膚科的醫師將越來越多。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子狂喝汽水 隔天無法下床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1/24 17:03"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24日電)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今天表示,日前一名男子求診,他運動後狂喝2000毫升汽水,大量糖分造成鉀離子下降,隔天竟全身無力無法下床走路。經診斷是罹患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


  新竹醫院神經科醫師周秉箴表示,日前一名40歲男性清晨醒來,竟發現雙腳完全無力,連抬腿都有困難,無法下床走路,家人趕緊將他送到急診。經檢查發現,這名患者意識清楚,講話吞嚥也沒困難,雙手正常,感覺神經也無異常。抽血除鉀離子偏低,其餘皆正常,推測雙腳無力可能跟鉀離子偏低有關。


  經問診後,醫師懷疑男子可能是得了「週期性麻痺」。之後經過住院詳細檢查,確定是罹患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


  周秉箴表示,一般人不會因為喝太多可樂、汽水而出現上述這種症狀,患者會有無力情形是因得了「週期性麻痺」。造成「週期性麻痺」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是因為本身的基因異常所引起的,也有些人是因為其他的疾病或藥物所引起。


  他說,在台灣的低鉀性週期性麻痺的患者中,因甲狀腺機能亢進所引起的占多數,一旦患者處於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很容易在高糖分飲食或激烈運動後誘發無力。甲狀腺亢進治療後狀況可得到改善。不管是哪一種週期性麻痺,都可以藥物治療來減少發作次數或是加速發作時的恢復。


  周秉箴表示,新竹醫院每年都會遇到23例的週期性痲痺患者。建議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如體重減輕、心跳加快、手抖等的患者要提早就醫。


 


建木按:


  為了您的健康,可樂、汽水這類飲料,少喝為妙。如果加上冰鎮過的,為害更大。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登革熱疫情升溫 「2個月噴7次藥」引民怨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1/21 12:35"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天氣冷,登革熱疫情竟然也拉警報!高雄市截至目前為止,病例累積高達345例。衛生局人員今天(21)上午前往疫情較嚴重的前鎮、小港地區噴藥,沒想到卻引來住戶破口大罵,表示噴藥根本沒成效,因為這已經是兩個月來第7次噴藥了。


  衛生局人員今天挨家挨戶噴藥,防治登革熱疫情,但民眾怨聲卻此起彼落。前鎮區里民表示,「棉被剛洗完一個禮拜,又要來噴藥了!花錢花時間,又要噴這邊。」「才剛噴沒有幾天,又要來噴,勞民傷財,噴一次,我們要準備塑膠布,要1000多塊!」


  兩個月噴了7次藥,民眾如臨大敵,客廳家具包好了塑膠膜,但拆了又要噴,一想到噴藥次數這麼頻繁,疫情還是無法控制,民眾火氣就上來。「一天也沒辦法包好,昨天就包了,早上又爬起來包,上班趕回來。」「你要噴可以,但又沒有成果給我們,都沒有成果作用,是噴什麼意思的?」


  面對民眾怨聲載道,衛生局人員也好無奈,因為高雄市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從今年累積至今,感染病例高達345例,光是前鎮小港就累積了248例。驚人的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只要成蚊密度達到20%就可能引起大流行,但前鎮地區竟然有一個里成蚊密度達到75%,超過世衛組織標準的3倍之多。


  對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防疫股長陳朝東表示,「大家會覺得天氣比較冷,但是外面溫度降低,蚊子跟人一樣會往室內跑。」衛生局人員呼籲民眾不要因為天冷,就對登革熱疫情掉以輕心,還好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傳出死亡病例。(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洪淑珠、崔文沛)


 


建木按:


  防堵登革熱,我們的官員真是治標不治本啊!猛噴殺蟲劑有用嗎?那只會危害人體健康而已。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罕見川崎氏病(Kawasaki disease),又稱為川崎病或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是屬於幼兒期的一種急性疾病。此病是由日本小兒科醫師川崎富作於西元1967年首先提出報告,故名之為川崎氏病。


 


流行病學


  此病好發於五歲以下小孩,男女比例是1.3~1.51,男生多過於女生,較好發於6個月至1歲的嬰兒。


 


臨床症狀


    * 發燒超過五天。


    * 雙眼眼白充血,但無分泌物。


    * 口腔黏膜,嘴唇鮮紅乾裂出血,舌頭表面有草莓舌變化。


    * 手掌及足部紅腫。


    * 非化膿性單側頸部淋巴腺腫大。


    * 身體軀幹出現多型性紅斑。


 


病因


  川崎氏病的病因依舊未明,但許多科學家懷疑這可能是一種特殊的病毒感染導致。目前傾向於把他當成是一種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


 


治療


  因為病因未明,所以此病沒有針對病原的特殊療法。急性期常合併使用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與高劑量阿斯匹靈(Aspirin)( 60 m g/kg/day),退燒後改使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10/mg/kg/day)。如已併發冠狀動脈瘤形成的病患,則需要繼續長期追蹤治療。


 


 


以下是最近的新聞




「川崎病」 孩童變草莓舌 嚴重還會中風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1/20 00:49"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腦中風不在只是老年人的通病,年幼的孩子也可能罹患。台中有一名4歲的男童,日前舌頭出現紅點,之後手掌和腳掌末端也莫名水腫,給醫師診療後發現,他罹患罕見的「川崎病」,住院第2天,男童還併發輕微的阻塞性中風,經藥物治療後,他已經康復痊癒。


  這名男童罹患一種罕見症狀「川崎病」,他的舌頭會像出現一個個紅色斑點,看起起來就像草苺一樣,而手腳掌都會腫大,根據腦部斷層掃描後更進一步發現,他的腦部出現阻塞現象,讓他像中風一般,手腳都癱瘓不能行動。


  醫師表示,經過電腦斷層詳細檢查之後,發現男童腦內有一個疑似中風的區塊,所以我們確定他是川崎病引起中風的情形。


  現在這名男童成了全台灣年紀最小就中風的患者,至今他已接受腦循環改善和血管擴張劑治療後,他已經漸漸康復。醫師指出,這種病十分罕見,在國外也只有零星的報導,在台灣目前是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案例。


  醫師提醒家長們,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並且常在秋冬季節發生。因為病菌對心臟血管傷害很大,所以致死率相當的高,所以當家中的孩童嘴唇充血發紅,手腳都起紅疹時,家長千萬要多加留意,不能輕忽。(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吳竣翔)


 


建木按:


  雖然臨床沒見過川崎病,但由以上的描述和新聞,可以猜測此病屬於血毒,或混和少陽陽明合病。


  用藥上,以桃核承氣湯,或桃核承氣湯合大柴胡湯加減治之。


  不過,以上純屬臆測,請勿自行試藥。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湯本求真于小青龍湯條有極佳的註解,以下摘錄自《皇漢醫學》。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論)


[註]平素胃內有停水之人,若患感冒或腸傷寒時,表證與胃內停水,因相互錯綜之關係,引起諸般之證狀。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方輿輗》曰:一男子六十餘歲,患上證。余診之,即與甘草麻黃湯服之,一夜汗出,煩悶而死。後閱《濟生方》有云:「有患氣促,積久不瘥,遂成水腫者,服之有效。但此藥發表,於老人、虛人不可輕用。」余當弱冠,方脈未妥,逮讀《濟生》而大悔前非。


 


  上文的「上證」指的是皮水,簡單一點地說,就是有水腫,按之沒指的症狀。


  汗、吐、下,皆屬攻法,老人、虛人皆當慎用,以免誤人。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瘦身產品狂打「嗜脂菌」 專家:根本沒那種東西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1/14 00:4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瘦身商機一年高達上百億,是所有廠商都想爭相搶食的大餅,而最近市面上就有一種「嗜脂菌」,號稱是種可以把脂肪「吃掉」的益生菌,不止購物台業績嚇嚇叫,就連藥妝店也賣到缺貨。但專家卻表示,目前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嗜脂菌」,也沒有任何益生菌會吃脂肪,頂多就是清清腸胃道而已。


  購物台主持人在電視上講的口沫橫飛,表示只要吃下他們家的「八益菌」,這些益生菌就會進到體內幫你「吃脂肪」。接下來,更神奇的畫面出現,主持人將手上的產品與豬油混合,豬油竟然開始慢慢軟化、溶解。利用實驗加上藝人代言,讓相關商品賣的嚇嚇叫,尤其是藥妝店賣到缺貨,而這些嗜脂菌產品以膠囊、粉狀、顆粒方式呈現,售價在399元到1600元不等。


  而不止是電視購物瘋狂促銷,就連平面廣告一打也是一整版,還標榜「7天吃掉3公斤」。由於業者是登記為健康食品來販賣,卻標榜有減肥功效,已經引起衛生機關注意,最重可罰40萬。


  研究乳酸菌多年的陽明大學生化所長蔡英傑更表示,目前學術上根本沒有嗜脂乳酸菌或嗜脂酵母菌這種東西,斥責業者的宣傳手法「相當不道德」。他研判,這些產品中可能有添加如番瀉葉、氧化鎂或是中藥植物的成分,讓使用者在服用後出現腹瀉的狀況,體重就會有減輕的錯覺,但其實對身體非常不好。所以,光靠所謂的嗜脂菌想瘦身,恐怕只是白花冤枉錢。(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陳延蔚)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剪刀用力剪 老翁剪出「媽媽手」


自由 更新日期:"2009/11/13 04:09"  文/許嘉麟


  76歲的唐伯伯,愁眉苦臉地抱怨右手疼痛和僵硬,根本沒有辦法做事情!他嘴裡不停數落自己:「年紀大了!不中用了!」我一直無法插上話問診,只好邊點頭,邊診視他的手。沒有外傷或發炎,大拇指轉動時,有撞到檔板的感覺。


  伯伯忙著感嘆,我只好直接將他的大拇指包在手掌內後握住,向小指處下壓,果然,他立刻喊痛。我連忙告訴他:「伯伯,請別生氣!這是『媽媽手』的理學檢查方式。」


  「媽媽手」,醫學上稱作「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拇指的張、握動作會使局部肌腱與外包的腱鞘滑膜反覆磨擦,當施力超過生理負荷時,拇指外側的肌腱腱鞘滑膜及支持帶就會出現肥厚性增生,讓肌腱滑動不順,嚴重時,更會有沾黏的症狀,會出現疼痛,合併有局部腫脹、手部用力困難。


  簡單來說,只要是大拇指經常用力的民眾,像是:長期握粉筆的老師、拿刷子的油漆師傅、長時間編中國結的人、寫申論題過多的考生、需要把書放上櫃子的圖書館員工、簡訊打不停的熱戀男女等,都是罹患媽媽手的潛在族群。


  在傳統上,擰衣服、包餃子、捏湯圓、持針縫衣服等家事,是由媽媽包辦,加上懷孕期間荷爾蒙的改變,滑囊及關節易產生輕微的炎症反應,此症才會被貼上「媽媽專屬」的標籤。


  疼痛發生時,常會將症狀歸於是「骨刺」、「骨質疏鬆」等,殊不知是肌腱出了問題。唯此症與「腕隧道症候群」、「退化性關節炎」症狀類似,需由復健科醫師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及軟組織超音波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唐伯伯在了解原因後,才說他最近幫忙朋友修剪黃金榕,在缺乏專業配備的情況下,拿著小小的剪刀,用蠻力剪,才讓右手發出警訊。


  在治療上,除了患者配合或使用手架制動,常給予病人物理治療以緩解疼痛。若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注射類固醇。在所有保守治療都沒有起色時,才會考慮手術。


  除此之外,非侵入性的「震波治療」,可達8成的治療效果,只是目前健保不給付,需以自費的方式進行此療程。


  其實,再先進、再高昂的治療方式都比不上「預防」。維持正確的姿勢、使用好的工具,並適當的休息,以平穩、緩和的態度與身體對話,就能減少許多不適的發生。(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


 


建木按:


  以前玩針灸時,我可以治好很多中西醫搖頭的「媽媽手」。


  後來玩整脊時,一樣也可做到。


  後來只用內服藥時,一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不好意思,有點自我吹嚧的樣子。不過,我的確治過一位派出所副佐,媽媽手已經二年多,看過二十多位中西醫,最後是被我用針灸治好。


  也有一位年輕媽媽,西醫跟她說沒得治了,我一樣用針灸治好她。


  Anyway,做人不可以太驕傲,太驕傲終究會踢到鐵板。


  至於上文聲稱的「震波治療」有8成的治療效果,我不瞭解,所以無法評斷。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