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看看這個報導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18/78/1lh0y.html


恐怖!食道癌年輕化 致死率大躍進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6/18 04:09"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衛生署首度發現,過去10年來,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只有食道癌患者越來越早死,患者的死亡年齡中位數大幅提前8年,半數患者死亡時不到58歲。


  研究食道癌專家、慈濟醫院台北分院院長趙有誠表示,這個數據太令人驚訝了,58歲實在太年輕,醫界過去從未注意到食道癌死亡年輕化現象,且幅度如此大,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恐與壓力、飲食習慣有關


  但令衛生署官員與專家不解的是,食道癌發生與死亡年齡大幅提前,與其致癌因子雷同的口腔癌,死亡年齡卻反而延後,兩種癌症近10年來的演變差距為何如此大?官員猜測可能原因,除了與近年濫用菸、酒、檳榔年齡下降外,是否與現代人壓力大,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提高與提早發生有關?或與國人嗜吃煙燻燒烤食物有關?都還需要進一步釐清。


  根據衛生署昨日公布的癌症死因統計,近年台灣醫療水準、醫療可近性不斷提高,1998年到2008年間,國人所有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從67歲延後到69歲,只有食道癌悄悄逆向發展,從66歲提前到58歲。


  國健局官員進一步比對歷年癌症發生登記資料後,首度發現近年食道癌發生年齡中位數也不斷提前,從1994年的64歲,到2006年提前到57歲;同時期口腔癌一直維持在51歲左右。


  對此,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明賢也感到困惑。他表示,食道癌通常發生在口腔癌之後,根據台大過去研究發現,口腔癌患者若進一步做胃鏡篩檢,有高達三分之一檢出食道有癌前病變或癌症。


  吳明賢表示,食道癌很難早期發現,等到吞嚥困難、疼痛時就醫,大多數是癌細胞已轉移的第三期到第四期,無法直接開刀,第三期的5年存活率只有2成到3成,第四期則不到1成。相對而言,口腔癌較易早期篩檢、發現與治療,或許是死亡年齡差距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這次衛生署公佈的十大癌症死因統計中,食道癌雖排名第九位,但與上年度相比,死亡率增加7%,增幅卻是十大癌症之冠。


防治之道 戒菸酒、拒檳榔 多蔬果、勤運動


  國人十大死因中,有9項是癌症與各類慢性病,衛生署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相關防治首重戒除菸、酒、檳榔。


  吸菸會引發多種癌症、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而嚼食檳榔則會導致口腔癌、食道癌與肝癌。3種物質同時長期使用,致癌風險更是高得嚇人。


  短期而言,應針對某些癌症進行定期篩檢,例如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都可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此外,B型與C型肝炎是肝硬化、肝癌的頭號危險因子,民眾應篩檢確認自己有無帶原,若有,則定期追蹤治療,避免其惡化成肝硬化與肝癌;至於腎病變的防治,則應先控制好血糖與血壓,同時避免濫服藥物,以免傷害腎臟功能。


  長期應設法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多蔬果、多運動,避免肥胖以及三高,便可遠離癌症與慢性病。(記者王昶閔)


 


  但是,另一種可能性是,因為現在都大力推行殺死幽門桿菌,但又有人發現,幽門桿菌有抑制胃食道逆流的功用。當殺光幽門桿菌後,患者的胃食道逆流增加,進而大大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會。


  請看以下的文章http://www.vghks.gov.tw/gi/htm/%E6%9C%AC%E7%A7%91%E8%A1%9B%E6%95%99/%E8%83%83%E9%A3%9F%E9%81%93%E9%80%86%E6%B5%81%E7%96%BE%E7%97%85%E8%88%87%E5%B9%BD%E9%96%80%E6%9B%B2%E7%8B%80%E6%A1%BF%E8%8F%8C.htm


胃食道逆流疾病與幽門曲狀桿菌


                 高雄榮總胃腸科專科醫師 羅清池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04/08/2009 10:49:55


  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在西方國家是很常見的消化性疾病,每十萬人中約有43139人。在台灣約有14.5%的內視鏡檢查發現有逆流性食道炎,且有逐年增加之趨勢。此種逆流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抗逆流障壁之功能不良,但其確切之機轉仍眾說紛云。


  幽門曲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自1982年被發現以來,一直是熱門的研究題材,證據顯示它與消化性潰瘍、胃癌以及黏膜型淋巴癌(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MALToma)均有相關,但它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的關係仍有待釐清。


  有些學者注意到二十世紀以來,消化性潰瘍及胃癌之盛行率逐年下降,代之而起的是胃食道逆流疾病以及食道癌,這是否起因於大量的除菌(eradication)治療,也逐漸受到重視。Labenz等學者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併有幽門曲狀桿菌感染的患者,除菌成功後反而有較高比例產生逆流性食道炎;Vicari等學者也發現,感染Cag-A陽性之幽門桿菌菌株,對胃食道逆流疾病之產生,似乎有保護作用。然而持反對意見的學者也是所有多有,一場論戰於焉展開。


  就流行病學而言:Koike等人發現有逆流性食道炎的病人,33.7%有幽門曲狀桿菌之感染,而控制組則高達72%有感染。Grebeuev等人更指出:就食道炎的嚴重度而言,有幽門曲狀桿菌感染者其程度較輕,而未感染者較嚴重,似乎更加強此菌逆流疾病有保護作用之說法。但DConnor等學者則認為:不論是盛行率或逆流性食道炎的嚴重度而言,兩組並無顯著之差異。兩派意見各有學者支持,迄今仍未獲共識。


  賁門(cardia)是胃食道的交接地帶,有人認為賁門炎(carditis)是胃食道逆流的表徵,而且是幽門曲狀桿菌感染的結果,但其他學者卻認為他們根本無關。再就Barretts食道症而言,胃食道逆流是最大原因,它有可能轉變成食道之腺癌。若在賁門發生腸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表示癌症機率增加。Goldblum等人認為腸化生與幽門曲狀桿菌有正相關,但Trudgill等人則反對,不過他們的病人數目都不多,似乎說服力都嫌不足。


  除菌治療到底如何影響胃食道逆流疾病,機轉仍不清楚,有學者認為感染幽門曲狀桿菌會引發胃體部之發炎,破壞壁細胞(parietal cells),導致胃酸分泌量下降。一旦除菌成功後,壁細胞分泌胃酸能力恢復,更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疾病。Koike等人支持此理論,但Oconnor等人則認為十二指腸潰瘍病患中有20%先前即有胃食道逆流疾病,併存比例太高,不太可能因為除菌之後才產生逆流疾病,似乎也言之成理,這些問題可能需要更多、更長期的前瞻性研究來釐清事實的真象。


  胃食道逆流疾病的另一可能原因是胃和食道的蠕動力(motility)。胃泌素(gastrin)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lwer esophageas sphincter)之壓力,減少胃食道之逆流。但在除菌治療後,胃泌素的量會下降,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也跟著下降,更容易產生胃食道之逆流疾病。但仍有學者認為幽門曲狀桿菌與胃運動功能並無明顯之關係。


  幽門曲狀桿菌與胃食道逆流疾病似乎並非直接之因果關係。有逆流病的病人是否一律要測有無幽門曲狀桿菌之感染,甚至一律給予除菌治療仍未有定論。Maastricht聯合報告贊成對所有胃食道逆流需長期制酸治療者,若有幽門桿菌即建議除菌治療。但加拿大的聯合報告並不支持此種方式。兩份報告均有其根據。臨床醫師面對十二指腸潰瘍病人時,到底是要除菌以預防潰瘍復發,或者考慮除菌治療後病人可能產生胃食道逆流疾病,而躊躇再三。可能需要更多、更嚴謹的前瞻性研究,以廓清這兩者的真正因果關係,才能解決臨床醫師及病人之迷津。


  


  所以說,食道癌的增加,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看來還有爭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