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士,26歲,某年/6/1求診。自訴近來,胃脹氣,感覺悶悶的,食欲尚可。曾服過西藥,會好一些,但不多時又復發。舌紅,舌根苔黃白,二便平。腹證:心下痞硬,腹直肌緊張。脈弦緊。與半夏瀉心湯加味,數劑即癒。

 

  一直過了半年多,才因舊疾復發回診。這次曾先到他處中醫診所治療,未能改善。仍與前方而癒。

 

  建木按

  傷寒論曰:「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此案,症屬於少陽病(脈弦緊),病情寒熱錯雜(舌紅舌根苔黃白),對於這種胃脹氣,用半夏瀉心湯,療效顯著。臨床時,若有寒熱難辨,或寒熱錯雜之心下痞悶,半夏瀉心湯,當為首選。

 

  郝萬山曰:「半夏瀉心湯,君藥為半夏,治療痞氣症,一般來講舌苔厚膩。」

 

  《腹證奇覽》半夏瀉心湯條曰:

  「心下痞滿,按之硬而不痛,嘔而腸鳴者,為半夏瀉心湯證。其腸鳴有如雷聲,且響且行,故又叫雷鳴。雷鳴為熱邪激動其水氣,多從胸中到中脘臍上之間,腸鳴痞痛,繼而大便瀉下,謂之熱瀉。

  「又,病人正飲食之間,忽置箸而欲瀉者,亦屬此證,然應詳審腹證而用之。下脘以下,繞臍周及脅下、腰間,雷鳴且痛,或嘔或瀉者,為附子粳米湯證。此屬寒疝,必腹中、腰間覺有冷氣,且無心下痞硬,是其特徵。

 

     「又,薑桂棗草黃辛附湯證,見心下痞硬、水氣轉鳴,但其證不嘔、不利,似有水氣而非有水氣,為冷氣游走所致,已詳論于二編中,宜合并讀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