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所見麻黃湯證,昨天是第三例。


  患兒十歲,求診時表情痛苦,時而呻吟。症見脈浮緊,頭痛,骨節酸痛,發熱惡寒,無汗(平時還怕熱多汗呢)。發熱平均都在38度以上,最高可以到39度。


  既然是麻黃湯證,沒有不給麻黃湯的道理,並詳細給與醫囑:溫服溫覆,若不汗出小促其間。


  像這種平時怕熱多汗,一旦得了太陽傷寒表實證,服藥汗出會比平常人困難一些,所以預期患兒不太可能在一二服之間出汗。


  患兒是昨天上午求診,一直到晚上第四服後才汗出,但熱仍未退。凌晨一點,再一服,今晨起床熱已退、骨節酸痛幾乎不見,頭痛癒。


  麻黃湯證,其實臨床不多見,主要是一見感冒發燒而直接往中醫診所送的,畢竟是少數,除非患者或其家人極不願意服用西藥,而且對中醫或中醫師極具信心。


  但無論如何,欲使用麻黃湯及其類方時,一定要遵守仲景禁汗的原則,否則極容易造成壞證;醫囑也很重要,千萬要耳提面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木醫師 的頭像
    建木醫師

    廣澤堂中醫診所 周建木醫師部落格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