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證治心傳》曰:


古人以小兒為啞科,最為難治矣,因其不能自言疾苦,體弱易變,以及痘疹之異耳。余為不然。惟小兒之病,雖不能自言病狀,惟無七情之擾,其所患者不過外感風寒、暑濕之邪,內傷不越乳滯、飲食而已,其頭緒簡略,甚為易治。


奈何世多不察,致市醫詐欺,妄立驚風一科,每用重鎮開竅丸藥,禁絕乳食,致質弱稚體,何堪受此酷烈,往往變出角弓反張、搐掣之狀;又妄加針刺,疼痛啼泣,實令人目擊心傷。


是以推測仲景《金匱》文義,豁然有悟。仲景云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隱與小兒之病象相符。況小兒質嫩,不耐風寒,偶覺感觸,即見身熱、筋強,甚則反張、搐搦等狀,與《金匱》痙病證候隱合。庸醫不知,遂妄立驚風之名以惑人。


余繹其理,小兒之病,脾胃獨多,情志未通,脾胃用事。奈近世庸醫,妄執小兒肝火獨甚,將一切脾胃見症,皆誤認肝火。不思肝為春生之臟,初生之肝,豈可指為病藪,以生氣當病氣,殊屬庸妄已極哉!或謂小兒為純陽體質,言出錢乙,奈庸俗不知,引為口實,非古人所及知。蓋小兒為稚陽,惟易病熱,兼以乳滯變痰,於是有熱痰、風痙之症,乃小兒恒有之病。奈何世之庸工,捏造急驚、慢驚以誤人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木醫師 的頭像
    建木醫師

    廣澤堂中醫診所 周建木醫師部落格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