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對AMCT的了解,來自於Dr. Fuhr的《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1997年版)。我個人並沒有上過美國AMCT的研究班,所以研究班的教材是否有不一樣或增列的內容,我無法得知。所以以下的批評,僅對於上述書籍中所提到的部份,加以評論。若有錯誤的地方,尚期諸位先進指正。


第一、


  AMCT對於腓骨遠端的錯位,只列出了向後錯位。但其他書籍(如Mulligan的《Manual Therapy》),以及我個人的臨床所得,腓骨遠端向前錯位的,亦不在少數。


第二、


  AMCT對於足部舟狀骨的描述,只列出了向上錯位。一樣地,臨床上,發現舟狀骨向下錯位的,亦不少見。尤其是足弓蹋陷者,由於先天的結構不良,極易發生舟狀骨向下半脫位。


第三、


  我個人覺得,AMCT對於四肢關節半脫位的描述,似乎有不足之處。


第四、


  AMCT的力道,對於髂骨的PI,似乎太小,可能是此處肌肉豐厚所致。所以才有矯正恥骨的方法。由矯正恥骨,從而連動髂骨,以達到矯正髂骨的目的。但是矯正恥骨,實在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第五、


  AMCT對於薦椎基部向左或向右半脫位的矯正點和矯正方向,似乎無法達到預定的效果。我個人則使用Thompson的方法,沒有不收效的。


結論


  關於脊椎矯正,和四肢關節矯正,不要只學一門,應多涉獵,擇其善而從之。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周醫師上廚房(唉!其實是天天上廚房,一天至少二次)


材料:雞蛋、甜豆、紅蘿蔔、蒟蒻


灑上一些七味唐辛子


色香味具全!!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結及荷花刺繡,也是我做的!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筆者剛考上特考後,在中國醫藥學院(當時尚未升格為大學)實習時,與多位同學閒聊,大多得到一個結論:湯劑才是中醫的精華,科學中藥效果不佳云云。對於日後一定要使用生藥,抱持著一份憧憬。


  結業後,開始執業,仍然抱持著這種態度。一直到自己開業初期,也是如此。直到有一天,因生藥櫃裡長滿了藥蟲,而將所有生藥丟棄後,開始思索如果沒有生藥時,遇到棘手的病例,如何著手。


  所幸後來有緣看到《皇漢醫學》,並開始揣摩作者湯本求真的用藥方法,於是臨床療效漸漸提昇,不再因為沒有開生藥而感到「刃不利如何以應敵」。所以說,不是科學中藥不好用,而是醫者辨證不清,致使用藥不靈。若一味怪罪科學中藥,而歌頌湯劑之偉效者,非持平之論也。


  科學中藥的優勢,除了它的方便性外,再者是它的靈活性。


  方便性除了一般人所了解的「不必煎煮」,還有它的急救性。新醫藥週刊二一九九期,我曾提到自己治療急性腎絞痛的經驗,當時若沒有科學中藥,我不知還要痛多久呢(等待煎煮的時間)?


  余所謂的靈活性,指的是科學中藥於運用合方時的機變。假設有一患者,經脈證、外證、腹證得知有柴陷湯、大黃牡丹皮湯、及桃核承氣湯證時,但由於患者居恒大便平,此時大黃牡丹皮湯及桃核承氣湯之劑量,可以用輕一點。所以我可能會如此處方:柴陷湯 七克 ,大黃牡丹皮湯及桃核承氣湯各 一克 ,一日三包。二診時再視情形,是否要加重後二方的比例。


  而上述這種用法,雖然說,湯劑也可以做到,但相對上,是顯得比較不順手。這就是科學中藥的靈活性。


  雖然有人會這樣批評,大黃牡丹皮湯和桃核承氣湯,重複的藥味,有大黃、芒硝、桃仁等三味,如果使用上二味科學中藥,豈不加重其劑量。此話不錯,但基本上,在應用時,即使如此用法,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療效。如果不嫌麻煩,您也可以用大黃牡丹皮湯加桂枝、甘草,或者桃核承氣湯加冬瓜子、牡丹皮,同樣是大黃牡丹皮湯和桃核承氣湯的合方。但如果二個方合起來只使用 二克 時,若是用大黃牡丹皮湯加桂枝甘草,這種方法,就可難開藥了。除非您要開大黃牡丹皮湯一‧ 二克 ,桂枝、甘草各○‧ 四克 。


  余常借新醫藥週刊一角,發表個人淺見,諸位所見愚之醫案,若無特別註明,皆使用科學中藥,而非湯劑。有氣喘而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多年者,有慢性淚囊炎者,有急性胃絞痛者,有急性腎絞痛者,等等,無不以科學中藥治之,而獲全效。


  總之,不論您慣於使用科學中藥,或湯劑,把基本功練好,才是正道。若辨證不清,即使使用了湯劑、或者再高貴的藥材,亦無法取效。余亦深知湯劑之優點,亦知若辨證無誤,則湯劑之效速,甚於科學中藥。然常見有人批評科學中藥,所以想為它美言幾句。同時也期望各諸科學中藥藥廠,精亦求精,永續經營,造福蒼生。(原載於《新醫藥週刊》2204期,2007.11.19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原  文



訂  正



412



15



經醫人不愈,



經醫人不愈,



439



4



此即後世醫所謂黃蓮解毒湯



此即後世醫所謂黃解毒湯



442



1



此輕粉所崇乎。



此輕粉所乎。



490



2



看著甚以為危篤。



甚以為危篤。



490



3



乃謂合甘草瀉心湯五帖,



調合甘草瀉心湯五帖,



493



4



縠氣未復,



氣未復,



512



10



以下所記仲之原文及脈應,



以下所記仲之原文及脈應,



542



4



皆由由熱熾盛所致,



皆由熱熾盛所致,



571



7



頃得二老生生承氣湯之高論,



頃得二老生承氣湯之高論,



591



4



腹滿不能飲飲,



腹滿不能飲



608



10



經人阻滯,



阻滯,



613



11



,有心痛等證者。



有心痛等證者



634



11



下痞,按之濡



下痞,按之濡



637



3



贏瘦,



瘦,



640



4



竹木內肉,



竹木肉,



675



14



治毒迫心下盜汗,



治毒迫心下盜汗,



693



6



當有下利清穀四方,



當有下利清穀四



738



7



然未有咽呃逆而腹滿之理也。



然未有呃逆而腹滿之理也。



747



7



((求真按



求真按



757



8



治小淋瀝難通,



治小便淋瀝難通,



772



5



旋人迎腐爛漏,



旋人迎腐爛漏,



776



6



如陰虛證,



如陰虛瘻證,



777



3



徽癩新書,



癩新書,



777



6



皆證皆有速驗,



證皆有速驗,



779



7



被受余親友某君治,



受余親友某君治,



788



6



子腸挻出,



子腸出,



246



1



然尚未的碓。



然尚未的



306



1



恕,





377



16



或手不近之痛。



或手不近之痛。



603



5



桃核承湯。



桃核承湯。



618



15



小腹空兀如有物狀,



小腹兀如有物狀,



637



3



食傷、飲傷、



食傷、憂傷、飲傷、



655



2



是突然陷於假死之諸急諸也。



是突然陷於假死之諸急也。



721



11



乃使飲附子,



乃使飲附子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  文



訂  正



封面



 



鳫著者 湯本求真



著者 湯本求真



2



9



又述及中醫診斷學如脈、



又述及中醫診斷學如脈



2



11



而更廣泛地搜我國



而更廣泛地搜我國



4



3



以見殊同歸之用,



以見殊同歸之用



4



6



從事迻,



從事迻



6



4



井沒其事實,



沒其事實,



9



2



隨人變通者



隨人變通者,



28



9



依解部生理學所示,



依解生理學所示,



37



16



或井自消化器而



自消化器而



59



11



生根微有麻酸催眠之臭氣



生根微有麻催眠之臭氣



63



8



以科學的立證說東洞學說之一部



以科學的立證說東洞學說之一部



64



11



施炙一壯,



一壯,



70



1



甚渴極劇烈,



渴極劇烈,



91



1



云:



云:



103



2



真按



真按



111



1



(應鍾)



(應



122



2



金匱治水、



金匱治水、



126



10



腎著治胞痹(膀胱麻痹),



腎著治胞痹(膀胱麻痹),



133



3



先腎已辨之矣。



已辨之矣。



142



12



與苓甘薑味辛夏仁湯加葶藶子,



與苓甘薑味辛夏仁湯加葶藶子,



172



12



則主甦。



甦。



196



6



實為中風正始之劑



實為中風正之劑



203



15



[註]本條是示先表後權之法則,



[註]本條是示先表後之法則,



252



2



自左肋骨了下沿同側腹直肌,



自左肋骨下沿同側腹直肌,



264



15



以上九味



以上九味(建木按:應加桃仁七‧○,共十味)



266



8



喉寒、





298



5



時以柴圓攻之,



時以圓攻之,



303



13



頭胘隨止,



隨止,



316



10



大便不通者,



大便不通者



324



3



故傍几案以翻案,



故傍几案以翻



330



5



一年年患腳氣,



年年患腳氣,



331



9



腹中奐,



腹中



362



5



晝夜無。



晝夜無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治療尾椎錯位的手法,為醫者用食指插入肛門內,然後將錯位的尾椎掰回。當然,醫者會戴上手套,並在食指抹上凡士林,以免弄傷患者。


  此法有些缺點:患者若為年輕女性,很多會因害羞而拒絕此術,此其一也。此法具侵入性,術者不精者,往往會造成醫源性傷害(弄破直腸),此其二也。


  但是,AMCT在此例中,無疑地,有其優越性。第一,即使在無X光片的情況下,AMCT仍可以輕易地判斷尾椎尖端,向前向左或向前向右半脫位(以下簡稱向左或向右半脫位)。第二,AMCT的治療方法,是在體外施術,不具侵略性。


  若照AMCT的基本教課書中記載,AMCT並未介紹尾椎向前半脫位的檢查和治療方法。


  所以臨床上,我對於尾椎半脫位的判斷,若以AMCT的方法無法判定其向左或向右脫位時,只要用手指按住尾椎而患者訴說疼痛時,即為尾椎向前半脫位。


  如果是尾椎尖端向右半脫位,此時患者俯臥,醫者不論是用ActivaotorAMCT用的槍),或者用手指皆可,先將尾椎尖端左側的皮下組織,推向左上方,再施與頓力。


  若是尾椎尖端向前半脫位,此時的施力點,必須改在尾椎上端的第五薦椎處。


  以上的非侵入性手法,都有一個共通點,非常重要,也就是,「絕對不可以接觸到尾椎」。


  前些時,有一患者,因尾椎錯位,先到桃園某處,以AMCT治療數次,無效。又到基隆某處治療(患者說,此處也用頓壓床),仍無效。又經數醫而未果。經人介紹來敝處求診,我即以上述的手法(使用頓壓床),當場治癒。此患者,其尾椎非向左,也非向右半脫位,而是單純地向前半脫位。


  以下是拙著《脊椎矯正及四肢關節矯正》一書的部份內容,茲摘錄出,期諸加指正:


  「尾椎半脫位,可分為尖端向前、尖端向前向左、尖端向前向右。


  薦椎尾椎部位,持續的疼痛,可能是尾椎半脫位所造成的。


急性尾椎痛,可能是跌倒撞到尾骨,或騎車車禍造成的。無論如何,尾椎的創傷,不是唯一的因素。褲子太緊,也可能造成尾椎半脫位。


當患者有尾椎部位疼痛,或當薦椎矯正未能解除症狀時,應考慮是否有尾椎半脫位。


  尾椎半脫位的患者,主訴上通常很難界定到底是尾骨、或臀部、或下背痛。臨床上,當患者主訴有下背痛或臀部痛或大腿後側痛,應先做尾椎半脫位的檢查。尾椎半脫位患者,尾椎會有壓痛,若再做A.M.C.T.的檢查則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是何種的半脫位。


  尾椎半脫位的原因,除了挫傷以外,很可能是長時間穿著緊身褲、或長時間坐在冷板凳或地板上、或喜歡懶懶地坐著。這類患者就診時的主訴,大多不會專注在尾椎上,此時醫者應仔細檢查尾椎。臨床時,我常將尾椎半脫位列為第一個骨盆症狀的檢查項目。


  我時常碰到患者是因跌倒尾椎骨挫傷來求診,嚴重時,可能因此而困擾數年。典型症狀為尾椎骨壓痛、由座位起身時作痛、坐姿不對時極可能壓迫尾椎而作痛、騎機車或腳踏車時尾椎受壓而作痛。


  有時症狀為,在女性會有性交疼痛,會陰區疼痛。在男性會有陰囊後疼痛,坐直時不舒服,有時會導致陽痿。


  欲做尾椎矯正時,醫者應先告知患者,因為您將觸摸到患者敏感的部位。還有一點,矯正時,絕對不可以壓在尾椎上。」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皇漢醫學》重編版,已於96年09月初出版,11月修訂


定價$2500元。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經方指的是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其腹診之法幾被遺忘,余參考日本醫者的腹診法、名老中醫及個人對於經方之應用所得,篇著此書。 此書由我親自著作、打字、篇排。


定價$1200元。欲購者,請留下您的姓名,電話,住址即可。或e-mail:t28975815@yahoo.com.tw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