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膽固醇7成來自體內 別再錯怪蛋了!

NOWnews╱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1-04-14 13:52


 


很多人年紀大擔心自己血膽固醇過高,就不敢多吃蛋,而一直以來國內外官方衛生單位、醫療專業人士及心血管疾病保健機構,也不斷告戒患有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者,一週不能吃超過3個蛋黃。


但這個說法,在近幾年被推翻了,研究發現蛋或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中膽固醇值沒有或是只有一點影響,紅肉和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酸,才是使血膽固醇升高的真正元兇。


就因為如此,英國心臟基金會及美國心臟病協會不再限制蛋的食用數量,英國食品標準局也表示只要遵守健康原則,均衡的攝取各類食物,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不需要特別嚴格限制蛋的食用數量。


事實上,血膽固醇有70%是人體自行製造的,只有30%是來自於攝取的食物,的確有些血膽固醇過高的人,嘗試著不吃高膽固醇食物及所有肉類,經過一段時間, 抽血檢驗後,血膽固醇仍然居高不下,這就是因為體內代謝發生問題,導致體內自行製造過量的膽固醇,才讓血膽固醇一直降不下來的原因,跟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 並沒有很大的關係。


要改善血膽固醇,應從調節身體代謝方向著手,適度的運動,戒煙酒,解除壓力及適當的選用幫助膽固醇代謝的食品,讓自己遠離高血膽固醇的危害。


--------------------------------


建木按:


個人淺見,臟腑陰陽不調才是導致膽固醇失衡最大的原因。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標題   不要誤解了
今天不是要教如何煮黑糖薑湯

很多女生在月經期大多會煮黑糖薑湯來喝
據稱可以散寒止痛
冬天也有很多人會煮來喝
也是為了祛寒回暖

現在更方便了
仿間有賣各種牌子的黑糖薑塊

不過   不過
薑這個食物也好   說它是藥材也好
反正「藥食同源」嘛
因為味辛
辛能散之
多用能耗元氣
古人所謂「壯火食氣」故也

所以囉
記得下回別喝太多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1/04/21 15:04


(路透紐約21日電〉研究指出,對從未得過心臟病的民眾而言,儘管低劑量阿斯匹靈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但是阿斯匹靈似乎無法降低中風或死於中風的風險。


另外要注意的是,由於阿斯匹靈有增加潰瘍出血的風險,民眾在服用前應先諮詢醫師。


拉巴馬大學公衛學院〈School of PublicHealth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領導研究的巴托魯希〈Alfred Bartolucci〉表示:「阿斯匹靈主要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風險。至於降低中風、心血管疾病死亡、冠狀動脈心臟病發作的案例上, 阿斯匹靈並無顯著成效。」


這項研究整合迄今9項測試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的試驗,成果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期刊」〈AmericanJournal of Cardiology〉。


這項實驗有10萬名45歲的受試者,他們之中有些人身體健康、有些人患有糖尿病,但全都沒有胸痛或其他心臟病症狀。


研究發現,和服用安慰劑的民眾相較,服用阿斯匹靈的受試者,非致命性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9%


這項研究並未提及有多少人確實心臟病發,但先前6項試驗分析指出,服用阿斯匹靈的民眾,每1000人有18人得到心臟病;至於服用安慰劑的民眾,每1000人中就有23人心臟病發。


但研究分析也指出,阿斯匹靈增加每千人中0.7-1人的出血風險,因此研究作者對該藥物的結論是「淨值不明確」。


這項研究同時指稱,雖然服用阿斯匹靈看似稍微降低中風和死亡風險,但研究人員認為這僅是機率問題。中央社〈翻譯〉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youtu.be/odll5e00oWk


 


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天逛街 延年益壽


 


更新日期:2011/04/09


中國時報【實習編譯林育珊/綜合報導】


「逛街有益身心健康」,這句話可非愛血拼女性編造的藉口,而是經過科學調查印證的結果。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台灣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常逛街有助延年益壽,尤其對年長男性幫助更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張毓宏分析台灣一千八百五十位六十五歲以上獨居老人後發現,每天逛街與不常逛街者相較,前者存活率高廿七%。


以性別論,六十五歲以上女性每天逛街者存活率比不常逛街者高廿三%,而男性存活率更高達廿八%,顯然這種「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對男性健康更有助益。


本研究的追蹤調查時間為一九九九年至二○○八年,報告發表於英國《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研究強調,逛街不一定要花大錢,只要到街上和別人打打交道,看看人群,減少孤寂感,就有助於身心健康。


研究還指出,逛街比上健身房更能維持健康,因為和正規運動相比,逛街通常無需強烈激勵或專業人士指導,因此更容易養成習慣。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更新日期:2011/04/15 02:55 鍾玉玨、邱俐穎/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鍾玉玨、邱俐穎/綜合報導】


「羅氏鮮」(Xenical)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減重藥物,但最近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研究發現,這種由瑞士羅氏大藥廠(Roche)生產的明星藥物,可能會升高腎臟病變的風險。


研究團隊從安大略省的醫療資料庫選出九五三名羅氏鮮服用者,發現他們服用前,約.五%因腎臟病接受治療;服用一年後,比例竄升至二%。論文發表於《內科醫學文獻期刊》(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主持研究的 魏爾 博士指出,雖然服用羅氏鮮出現腎功能受損的病例早有所聞,但藥廠的仿單未列為副作用之一。但他也說,這只是初步研究結果,尚無法斷定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去年美國衛生官員警告,羅氏鮮或葛蘭素史克藥廠(GSK)生產的「康孅伴」(Alli)服用者,都有肝功能受損的病例。兩種藥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奧利司他(Orlistat),功能在於抑制腸胃道吸收脂肪,卅%脂肪會被排出體外,達到瘦身效果。


康孅伴是免處方箋減肥藥,劑量是羅氏鮮的一半,藥性較溫和,二○○九年全球銷售量達三.一七億美元,略遜於羅氏鮮的三.四五億美元。


減肥藥商機極大,向來被藥廠視為搖錢樹。但去年十月,亞培大藥廠(Abbot)的「諾美婷」(Reductil)因可能引發心悸、中風、肝功能異常等嚴重副作用,自市場下架。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 蕭敦仁 醫師表示,當年羅氏鮮進入台灣,減重患者經過半年臨床試驗觀察,並未出現腎臟副作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長許蒨文也說,目前國內羅氏鮮不良反應通報紀錄共廿一件,多為減肥無效通報,與腎臟功能損傷無關。但食品藥物管理局將持續監測藥品安全性,必要時評估是否加註警語。


蕭敦仁提醒,孕婦、慢性腹瀉(如大腸激躁症者)或先天缺乏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人,要避免使用羅氏鮮。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年輕人修車為業,主訴右腕痛。


被動旋前、旋後皆作痛。


再往上找,前臂被動伸展至極限時,引肘關節痛。


接著我問,平時肘關節痛嗎?


答說:工作時,經常肘內側痛。


 


所以說,問題在肘關節。


尺骨近端向前及向外錯位。


 


施與尺骨矯正後,腕部疼痛立即明顯改善。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20306265


 


癱瘓能走了!鋼筷插頸傷脊髓 有救


tvbs更新日期:2011/04/06 23:40


過去都以為,如果脊髓神經受損造成全身癱瘓,是不治之症,可能終其一生都要臥病在床,但台北榮總經過12年臨床試 驗,有重大突破,把過去傳統的療法改良,打開脊髓並塗抹細胞生長膠,經過長期復健,有病患從全身癱瘓到行走自如,甚至還有車禍重傷的女患者,看到過去辛苦 復健的影片,心酸落淚。


試著想握拳,簡單的動作但怎麼也無法完成, 楊 小姐十年前因為車禍傷到神經,右手動不了,還痛到2小時就得吃一次止痛藥,看著過去辛苦的影片,回憶心酸,忍不住落淚。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鄭宏志 教授:「這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我覺得當時她有很多痛苦,她也非常努力。」


來接受最新療法,一個月後手能動了,兩個月後手能抬高,甚至半年後,能做出把蓋子轉開的複雜動作,直到現在右手幾乎恢復99%,才真正露出笑容。病患楊小 姐:「我如果沒有碰到他(醫師),我現在笑不出來,講真的笑不出來,就是殘廢嘛,就是殘廢嘛,說穿了很殘酷,但必須承認接受。」


榮總經過12年的人體試驗,打開傷者的脊髓硬膜,修補壞神經,再塗上細胞生長膠,效果意外的好。鄭宏志:「要求他腳踝動他腳不會動。」


像這位男同學脖子的疤痕,是國中時玩耍,被鋼筷插入留下的,頸椎受傷後全身癱瘓,試了最新療法,從臥病在床到三個月後可以站起來,一年半後甚至用拐杖行走。


但醫生說,並不是每個案例都這麼神奇,要看受傷多嚴重,有沒有馬上接受神經修復。記者:「像是前第一夫人吳淑珍?」鄭宏志:「(這個計劃的病人)平均受傷時間大概23個月,我們這樣做,還是會有進步。」


經過十年復健,現在這位患者甚至能自行走路,想去哪就去哪,是癱瘓病人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科學證明神經能移植也能修復,讓中風或神經退化的病人,也能一起受惠。


 


 


北榮新技術 癱瘓男大生重生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4/06 17:59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6日電)122歲男大學生在國中時因與同學玩耍,結果鋼筷插入脖子,導致頸椎受損,全身癱瘓,經北榮脊髓損傷神經再生技術,已可自由活動,重獲新生。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教授鄭宏志今天在記者會表示,這名22歲趙姓患者在國中13歲那年,因在學校與同學玩耍,不慎被鋼筷插入脖子,導致頸椎第45節受損,全身癱瘓。


鄭宏志說,患者在受傷6 週後接受北榮脊髓損傷神經再生技術治療,現在已經可以自由行動。


趙姓患者說,國二時還要坐輪椅,經過持續治療復健,國三能拿拐杖走路,高中開始不需要輔具,現在除了走路較慢、無法快跑、身體左半邊反應較慢,其他都很正常,很開心自己能重新站起來。


1 50歲楊姓女患者因車禍導致右上肢癱瘓,右手疼痛難耐,每2 小時必須吃1次止痛藥,車禍2個月後輾轉到北榮以新技術治療,現在右手已經恢復和正常人沒兩樣。


宏志說,脊髓損傷神經再生技術人體試驗計畫是民國88年向衛生署提出申請,歷經12年,共完成133 例案例,主要是對於受傷患者,先打開脊髓硬膜,清除沾黏,並進行壞神經修補,接著以雞尾酒療法,也就是注入酸性纖維母細胞生長膠,這項新技術也讓台灣在國 際神經醫學修復領域取得重要領先地位。


鄭宏志說,未來這項新醫療技術可望成為常規技術,並將針對中風、神經退化及幹細胞治療研發,希望提供國內外病患更好的醫療服務。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更新日期:2011/04/07 15:45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內抗生素濫用情況嚴重,除了加護病房,就連門診患者也淪陷了!國家衛生研究所與國內多家醫學中心在培養門診患者尿液菌珠,結果發現,患者對於多種用來治療大腸桿菌的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其中Ampicillin抗藥性高達七成一。


半數以上門診患者,用第二線抗生素,病情也難控制。


至於第二線抗生素「撲菌特」(Baktar),國內門診患者的抗藥性也高達了54.7%。換句話說,超過一半以上門診患者即使用到了第二線抗生素,病情也無法獲得控制。


如果第一線、二線抗生素都無效,接著就得使用第三線抗生素「速博新」(Ciprofloxacin),然而這項研究也發現,16%門診患者對於三線抗生素也有了抗藥性。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及台北馬偕等單位機構上午聯合舉辦「多重抗藥性細菌之策略與作為」公共衛生論壇,邀請各領域專業人士一起討論抗藥性議題,共謀對策。


醫護大量使用抗生素,加護病房感染情況最嚴重。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李聰明指出,台灣每年約有五千名患者死於醫院院內感染,其中大部分感染事件都是發生加護病房,主要原因在於醫護人員大量且廣泛地使用抗生素。


國衛院調查,念珠菌、鮑氏不動桿菌(革蘭氏陰性菌一種)是造成台灣院內感染的主要病菌,這也是造成敗血症的主因。分析2003至2010年,不管是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的加護病房病人血液及尿液中都可以驗出兩種病菌。


就連門診病患的抗藥性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國衛院與國內多家醫學中心調查發現,門診患者對於治療大腸桿菌的抗生素抗藥性越來越高,且比美國更嚴重。


連第三線的「速博新」,16%門診患者產生抗藥性。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陳宜君指出,國衛院研究結果顯示,七成一門診患者體內大腸桿菌對於第一線抗生素「安比西林」(Ampicillin)產生抗藥性,而美國則為39.3%。


至於第三線抗生素「速博新」(Ciprofloxacin),國內16%門診患者產生抗藥性,而美國門診患者則僅有6.8%。陳宜君指出,這三種抗生素都有口服劑型,推論抗藥性應該給藥方式,且民眾容易取得有關。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性痔瘡也不少,勿概以濕熱等論治


 


有新聞指出:痔瘡因濕熱、燥熱內生致血流鬱積而生


其實,寒性痔瘡亦不在少數。


我有一位華僑患者,內痔加上二期痔瘡脫垂,或便血,有次大量便血,差點沒把她嚇昏。


終究還是用溫補之劑治癒。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