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醫學新知---血管性憂鬱症


復健醫院院長/精神科 賴德仁 主任


  一般人認為憂鬱症的原因是人們無法調適週遭環境之壓力而引起,所以只從心理、社會的方面來揣測憂鬱症之病因,殊不知憂鬱症的病因甚多,常見的有內因性憂鬱症, 其病因來自於腦部血清素或新腎上腺素缺乏所引起;藥物引起之憂鬱症,服用一些高血壓藥、抗癌藥及類固醇等藥均可能產生憂鬱症;荷爾蒙異常所引起之憂鬱症,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常合併憂鬱症,而在經前及停經後之婦女也常有憂鬱症;腦部受傷、中風(腦血管栓塞或出血)或腦瘤也可能引起憂鬱症。另外一般人甚至很多專業人士均認為心臟血管的毛病所導致腦血管的損傷(腦血管栓塞或出血)只會引起中風或血管性痴呆症,其實現在一些美國的精神科研究學者已發現腦血管的損傷也可能引起憂鬱症,因而發明了新的名詞“血管性憂鬱症”(Vascular Depression)。


  學者之所以會特別注意血管性憂鬱症是觀察到四種狀況:1.在高血壓、糖尿病及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常好發憂鬱症。2.高比率之中風病人罹患憂鬱症。3.在晚發性的憂鬱症病人,其腦部造影常呈現小血管的損傷。4.這種因腦血管損傷所引起之憂鬱症病人較缺少憂鬱症的家族史。


  血管性憂鬱症依據臨床症狀所做的診斷除具備一般憂鬱症之診斷外(例如:憂鬱情緒、對週遭事物缺乏興趣、食慾及睡眠之影響、思考貧乏、精神運動遲滯、悲觀、負面思考、絕望、無助、愧疚及自殺之思想等),另外其第一次發作的年齡大於或等於60歲且有一些心血管的疾病(例如:高血壓、血管之粥狀硬化、曾有暫時腦缺血之發作或開過心血管之手術等)。在核磁共振(MRI)之頭部造影中,血管性憂鬱症的病人會呈現深層白質及皮質下灰質之強度較高,顯示曾有腦血管之損傷。研究顯示血管性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之症狀不同處在於它有較多之認知障礙、較多之精神運動遲滯、較少焦躁不安、較少愧疚感、較缺乏病識感、較無憂鬱症之家族史及較多功能之異常等。


  腦中風後所發生的憂鬱症也是血管性憂鬱症的一種,在腦中風後第6到第24個月中,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顯著增加,如沒給予抗鬱劑之藥物治療,則這種憂鬱症可持續89個月。這種憂鬱症的原因因中風後之時間而有差異,在剛中風時,憂鬱症的原因有左前腦之損傷、單獨居住及進食困難;在中風12個月到2年期間,憂鬱症的原因是除了家人外少與外界接觸;中風3年後之憂鬱症原因則為腦部之萎縮。中風的病人如有5種或5種以上之憂鬱症狀,則比一般中風而無憂鬱症的病人多出70%之死亡率。腦中風所發生之憂鬱症在性別的差異上女性比男性多出2倍。


  血管性憂鬱症的成因是因為腦血管之損傷而破壞腦部前額葉系統(尤其是左額葉)所導致。血管性憂鬱症的療程會有較多住院之比率,較多譫妄、對單獨一種抗鬱劑之治療較無效及預後較一般憂鬱症差。


  本文特別介紹血管性憂鬱症的目的在於提醒一般社會大眾或醫療專業人士特別注意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之憂鬱症,其憂鬱之原因不只來自其心理、社會之問題,也可能來自於其所服用之藥物或腦血管損傷所引起。所以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需與醫師密切配合,長期規則服用心血管之藥物,以減少腦血管之損傷。雖然憂鬱症不會馬上引發嚴重之身體疾病,但憂鬱症會引起食慾及睡眠問題,也會影響服藥之順從性,尤其自殺的可能性不可不察,所以需要轉介精神科給予其積極之治療。


 


  建木按:


  今天有患者問我,其母親服用降壓藥後,思想變得很負面,懷疑她是不是因為服用降壓藥造成的。


  現在我於網路上找到這篇文章,在此轉貼,願與諸位網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