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被燒燙傷 男子左肩起水泡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中心 2011-08-17 10:05

 

台東縣一名謝姓男子近期拔罐,事後發現起了水泡,推拿師聲稱是「火毒」,不過關山慈濟醫院中醫師沈邑穎指出,出現水泡可能是體質濕氣重、遭燙傷或拔罐時間太久,和火毒未必有關,建議民眾多喝水、多運動就可保持健康。

 

近期台東天氣炎熱,謝姓男子覺得身體有中暑的感覺,所以跑去找了一家推拿坊,又是刮痧、又是拔罐,回家之後覺得精神好了一些,但被刮痧、拔罐的地方則是一碰就痛,晚上洗澡時,發現左肩拔罐的地方長出了一顆顆水泡。

 

謝男直覺就是「被灼傷了」,馬上就連絡推拿師詢問情況,對方強調「只是身上的火毒被拔出來,是好事,不必緊張,小心別弄破就好」,但他始終半信半疑,跑去看皮膚科醫生,都認定是「燒燙傷」。

 

 

 


建木按:

 

拔罐拔過頭了,很容易長水泡,這是一種過度治療。拔罐時間太久,不但沒好處,反而會受害。

 

舉個例好了,很多阿桑肩背強痛,經常去拔罐,每次拔罐時間又過久,結果是,肩部肌肉越來越僵硬,不治療還好,越治越糟。

 

少量的,短時間的拔罐,會有局部出血的現象。這時你的大腦會知道這裡出了問題,它會調派「兵馬」來處理「戰場」,於是局部的廢物被帶走,病灶的問題得以緩解。

 

但如果大量地、多處地、經常性地、長時間地拔罐,局部出血嚴重(有人出血不嚴重,取而代之的是長水泡),這時身體自行處理的能力不足,反而像是挫傷(或燙傷)。剛開始這類的拔罐會很舒服,因為拔罐的痛,掩蓋了原來的不適。但是長時間下來,反覆的創傷、身體反覆地自我修補,反而造成局部纖維化,肌肉組織就越來越僵硬──沒治好病,反而加重病情。



坊間還有一種說法,「拔罐處越黑,病越重」。其實,這和個人體質有關係,和病情輕重無關。有人就身體很差,怎麼拔都不太會「黑青」。

 

還有,拔罐是一種先破壞再建設的治療模式,屬瀉法,適用於實症,虛者不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木醫師 的頭像
    建木醫師

    廣澤堂中醫診所 周建木醫師部落格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