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 – 2012年1月2日 下午12:53

入冬,B型流感發威,根據疾管局資料,這陣子流感的人數跟往年相比增加至少2成,在農曆春節恐怕會達到最高峰!而在高雄,就出現一名3歲男童,因為感冒,一直無法痊癒,心急的家屬帶著他四處求診,結果因為退燒藥吃的太多,造成男童腸胃道出血,還因此出現黑便。



藥局人員:「開這種或這種,這樣對小朋友,胃腸道比較不會傷害,這2種就對了。」



退燒藥琳瑯滿目,有液態狀的、也有顆粒狀的,為了讓小朋友方便用藥,通常都採取粉狀、液態狀。



在高雄有一名女子,因為3歲的兒子發燒感冒,看了好幾家診所,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最後到大型醫院抽血檢查,醫師發現,3歲的小男童因為吃退燒藥吃的太多,傷到腸胃,釀成他腸胃道出血,甚至還出現黑便。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小兒科主任洪志興:「血紅素後來驗起來,正常血紅素應該要到14左右,他只剩下7,所以上腸胃道出血,解黑便的情形,導致他快要昏倒的狀況。」



但退燒藥怎麼會吃到出血,原來是這種黃綠色膠囊的退燒藥釀禍,它是一種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比較傷腸胃,而且退燒藥的正確使用方式,是發燒的時候才使用,非必要時不需要吃。



洪志興:「每一餐不管有沒有燒,都吃退燒藥,事實上這樣對我們的上腸胃道,是不太好的,建議是發燒,燒的比較高的時候,再服用退燒藥,不要常規使用退燒藥。」



除此之外,孩童用藥跟成人也有差異,男童因為服用過量的退燒藥,導致消化道出血,醫生提醒,像這種退燒藥,必須諮詢專業人員,才不會因為過量,造成身體更大的病痛。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news.yahoo.com/%E5%A5%B3%E6%98%93%E8%99%9B%E5%AF%92%E7%94%B7%E8%85%8E%E9%99%BD%E8%99%9B-%E9%80%80%E7%81%AB%E4%B8%8D%E5%AE%9C%E9%81%8E%E9%A0%AD-160451561.html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冬清晨要注意  醫提醒:心因性猝死好發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11211 下午11:48


新頭殼 newtalk 2011.12.11 陳冠廷/新北市報導


寒流來襲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及慢性阻塞性的肺病(氣喘),尤其寒冬的清晨是心因性猝死好發時段;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呼籲民眾,多多關心長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則要注意保暖的事宜。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部主 任郭華基 醫師指出,寒冬的清晨,可是心因性猝死好發的時段,流行性感冒有時會與腸胃的症狀合併呈現,所以建議民眾,早上醒來先動動手腳再掀開棉被起床,運動過後則要注意頭頸部的保暖,避免溫差過大而發生不幸。


神經內科醫師陳三丰、心臟內科醫師黃耀樟分別強調,若突然感到肢體無力、口齒不清,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而胸悶、胸痛、冒冷汗則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若有前述的症狀或氣喘發作,請務必立即就醫,以免延誤黃金治療的時間。


特別提醒民眾要給身邊的親友多一點關心,尤其是長輩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4高患者,因早晚溫差大之故,所以對於年長者,尤其有高血壓、呼吸器官疾病或慢性病,都是頗大的考驗,因為氣溫陡降,將導致血管急速冷縮,提高血管栓塞的風險。


另外,雙腳因為循環末梢,頸部靠近呼吸系統的器官,為避免氣管受涼刺激,這兩個部位都要特別注意保暖外,同時使用電熱暖器及瓦斯爐熱水器,也要注意室內的通風,以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意外。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說,部分的民眾認為喝酒可以暖身,但酒其實是散熱劑,多喝反而讓熱量散失,同時冬令進補也要依據個人的體質,尤其是老人、4高患者、肝功能有問題的民眾,若晚上進補反而有可能因為精神亢奮而睡不好;此外,酒喝太多,對腸胃不好的人來說,也可能引起食道炎、胃炎等外,吃火鍋也要適可而止,不要因吃多而引發腸胃道疾病的發作。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n.yam.com/view/mkvideopage.php/20111207841857

不止滷味布包含螢光劑,材質也大有問題,幾乎都是化纖的。
煮滷味時,簡直也是在煮螢光劑和塑膠。

買個胚布自己車一個布袋吧!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
和大陸中原氣候不同

大陸秋天乾燥
台灣則一年四季濕度皆在七十以上,偶而六十幾,如何有秋燥呢?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爬山去吧!


 


------------------------------------------------------------------------


 



騎單車無助保骨 快走、慢跑才有效


TVBS – 20111124 下午12:48


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防骨質疏鬆,不過前提是要做對運動,衛生署制定新版的「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像是走路、爬樓梯或者是啞鈴操可以提升骨密度,但是游泳以及自行車等運動,則無法提升骨密度,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雙腳的負重力。


騎單車甩掉熱量,又可以增加肺活量,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想靠這增加骨密度,可是白做工,游泳以及自行車運動,都無助改善骨密度。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 森:「(自行車)活動的時候靠輪子在動,肌肉是有一個平衡的運動,但對骨骼的荷重,不像我們在走路、跑步的時候那麼大。」


想運動保骨最好是健走、爬樓梯、舉啞鈴,因為踩自行車車、游泳,雙腳都懸空,屬於非負重式運動,因此無法拉高骨質密度,而透過雙腳直接跟地面接觸時,則可以提供外來的壓力來對抗地面,才能訓練肌肉、骨骼,防止骨鬆。


醫師說每週快走4小時以上,可以降低髖部骨折風險達41%。楊榮森:「骨細胞接受(腳踏地)這樣力量的時候,傳到骨頭去的時候,它傳到骨頭去的時候,骨細胞就會活化起來,會製造很多骨基質,會讓我們腸子吸收更多鈣進來,結合起來製造更好骨骼。」


但醫師也提醒,「保密防跌」,因為一般來說運動平均可增加2%-5%的骨密度,快走比散步有效,慢跑可以增加腰椎、腳跟等部位骨質密度,但還是要依個人體能調整,以免保骨不成先掛病號。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醫吹起一股醫美風


「西風東進」


中醫也開始趕潮流


 


會看病的醫生將會越來越少


不論中西醫


 


大家自求多福了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熱也腸病毒
天冷也腸病毒
也就說
不管天氣變冷變熱
都可能腸病毒
古人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故預防之道
就是把正氣養足
腸病毒自然不能犯身


--------------------------------------------

天熱腸病毒多 發燒嗜睡應就醫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8日電)醫師今天表示,天氣變熱,腸病毒病例增多,甚至有1家4個表兄妹都感染腸病毒;因國內孩童有半數鼻過敏,且服藥後會想睡覺,若發燒、嗜睡就要注意是否為腸病毒。


開業家醫科醫師王宏育今天受訪表示,今年4、5月以來,雖然有零星的腸病毒病例,1星期出現1個病例,且是年齡較小的孩童,但6、7月以來,幾乎2、3天就會出現1個腸病毒病例,多數症狀為發燒、嘴破、口腔咽峽部位出現小水泡。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受訪表示,天氣變熱後,孩童腸病毒病例確實增多,因此,提醒家長,要是孩童出現發燒不退、嗜睡、手腳抽搐等症狀,最好趕緊帶小朋友就醫。


王 宏育說,今年孩童腸病毒症狀雖較輕微,有些孩子發燒甚至家長可能也無法察覺,不過,國內孩童半數都有鼻過敏,若服用抗組織胺容易想睡覺,這時要是染上腸病 毒,出現嗜睡現象,再加上其他腸病毒症狀又不明顯,很容易造成混淆,甚至忽略可能感染腸病毒,因此,提醒家長不要輕忽。1000728。






天涼疫情熱 腸病毒恐爆大流行

作者: 張睿纖╱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2日 上午10:34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天氣逐漸轉涼,但腸病毒疫情仍未降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過去一週新增4名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且疫情未有明顯下降趨勢。由於近年未有腸病毒71型疫情流行,3歲以下孩童皆無抗體,疾管局呼籲家長及學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生病應盡速就醫,並請假在家休息,才能有效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4名重症個案分別為雲林縣2歲男童、高雄市2歲10個月女童及彰化縣2歲6個月女童與12個月大男童,不過都在出現重症前兆初期送往醫院治療,目前皆已康復出院。


周志浩說,今年已出現19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有2人不幸死亡。他強調,腸病毒71型從97年後未再出現大規模流行疫情,目前3歲以下的幼兒皆 未曾感染過,沒有腸病毒71型抗體,預期可能會有下一波大規模疫情爆發。家有幼兒的家長及醫師不要輕忽,一旦發現有腸病毒初期症狀就應立即就醫。


周志浩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與教托育機構最容易傳播,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這次除了12個月大男童外,其他個案疑似是被托兒所同學或家人傳染」。


若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像是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或心跳加快等,需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治療,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位孕婦已經大腹便便
先前因為右腰痛求助西醫
西醫發現右腎水腫
懷疑是腎盂炎
住院打抗生素等
出院繼續服西藥
未見改善
醫師認為是胎兒壓到輸尿管
必須開刀引流
不然……
(挺嚇人的,任誰聽到這個都會不知所措)

求助中醫數處
皆被拒絕

求診時
先在掛號處問:有沒有看孕婦?

欵!生病已經夠不幸了!
求助無門的痛苦
更是令人憐憫

服一周藥後
改善不大
詳問之下
原來未照醫囑

我曾交待
服藥要配酒

複診時
我再一次要求服藥注意事項

三診時
果然腰痛已得緩解

敬告求醫的諸親友、患者
既然來求醫
請相信醫生
遵從醫囑為荷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感又來了 上吐下瀉易被誤診


自由時報 – 20111019 上午11:25


〔自由時報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天氣轉涼,流感病患增加,此波疫情多半為輪狀病毒的流感,症狀為上吐下瀉,有些人甚至沒有喉嚨痛、頭痛、全身痠痛等感冒發燒症狀,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腸胃炎


輪狀病毒發威 已有國中班級停課


此波流感病毒從醫院急診腹瀉人數明顯增加可窺出嚴重性,前兩週為一千二百多人、上週為一千六百多人,幾個醫學中心急診大廳爆滿,走道、迴廊都躺滿臨時病床吊點滴的病患,而這些九成以上都是感染輪狀病毒腹瀉的患者。


高醫急診指出,此波疫情上吐下瀉情況非常嚴重,很多人因而出現身體脫水現象,體內電解質失衡,有昏倒休克、頻冒冷汗的情況,送到急診時病患及家屬起初都認為是急性腸胃炎,但追蹤發現同時用餐的親友並無出現類似情況,判斷應該是輪狀病毒所引起。


校園流感疫情也隨著氣溫下降逐步升溫,前二週已經有某國中班級因此停課一週;依教育局規定,停課標準以全班五分之一以上學生出現感冒發燒症狀,學校可自行決定停課一週(七天)。


疾管處急性傳染病防治股表示,由於校園經常有社團活動、混班上課情形,容易造成疫情擴大。呼籲有感冒症狀的同學,最好休假自我隔離。


因為輪狀病毒擴散力相當強,有的學生症狀相當嚴重,一節課內頻頻跑廁所,仍堅持到校上課,此類個案衛生單位會建議校護能讓生病學生在保健室休息隔離。


 


建木按:


這就是所謂的「腸胃型感冒」。


有些有表證,有些沒有。


有表證者,則為表裡同病,要分主次。裡虛為主者,治裡為主,發表為輔。


無表證者,則為裡病,只需治裡。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