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張仲景云:脈浮大,邪在表,為可汗。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此又非浮為表邪可汗之脈也。又云促脈為陽盛,宜用葛根黃芩黃連湯。若脈促厥冷為虛脫,非灸作溫不可,此又非促為陽盛之脈也。又曰:遲脈為寒,沉脈為裏。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 汗出,則用大承氣,此又非諸遲為寒之脈矣;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而脈沉,宜麻黃細辛湯汗之,此又非沉為在裏之脈矣。凡此皆脈難盡憑之明驗也。若只憑脈而不問證,未免以寒為熱,以表為裏,以陰為陽,顛倒錯亂,而夭人壽者多矣。是以古人治病,不專於脈,而必兼於審證,良有以也。



  奈何世人不明乎此,往往有病諱而不言,惟以診脈而試醫之能否,脈之而所言偶中,便視為良醫而傾心付託,其于病之根源,一無所告,藥之宜否,亦無所審,惟束手聽命於醫,因循遂至於死,尚亦不悟,深可悲矣。


  先正又言: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病臥於床,委之庸醫,比之不慈不孝。夫望聞問切,醫家大節目也,苟於臨病之際,惟以切而知之為能,其餘三事,一切置而不講,豈得謂知醫乎?豈得為處事精詳乎?豈得為窮致事物之理而推極吾之所知乎?


 


  古人以切居望聞問之後,則于望聞問之間,已得其病情矣,不過再診其脈,看病應與不應也。若脈與病應,則吉而易醫,脈與病反,則凶而難治,以脈參病,意蓋如此,曷以診脈知病為貴哉?夫《脈經》一書,拳拳示人以診法,而開捲入首便言觀形察色,彼此參伍以決死生,可見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木醫師 的頭像
    建木醫師

    廣澤堂中醫診所 周建木醫師部落格

    建木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